“韦州镇新增涉毒人员连续7年呈‘断崖式’下降态势,戒断三年未复吸人员逐年攀升,巩固率由2015年28%提升至2022年的94.1%。”3月22日,同心县公安局韦州镇派出所所长宋彦毅向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。这些数字背后是同心县公安局韦州镇派出所创新实践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把治理与服务、治理与建设相结合,一体化排查化解矛盾纠纷,毒品治理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努力成果。
(资料图)
精准管理,心中有张图手上有本账
在韦州镇派出所办公室墙上,挂着一张巨幅警务网格分布图,图上详细标记了每一座房屋的门牌号、户主姓名等基本信息。
3月22日,同心县公安局韦州镇派出所所长宋彦毅介绍“一张图”情况。
为对辖区人口信息做到底数清、情况明,民警逐户逐人核对,收集更新7654多名户主及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,做好常住人口信息台账。同时,派出所对辖区流动人口做好“人来登记、人走注销”,出租屋“租有登记、停有核销”,记好流动人员和出租屋管理台账。另外,目前韦州镇人户分离情况普遍,民警还要通过实地走访逐户核对,记好人户分离人员台账。目前,这些信息已完全电子化。
几年来,在“一张图”和“三本账”的帮助下,精准化管理多次为侦查破案提供了可靠信息。2021年4月10日,韦州镇村民苏某家中有人聚众赌博。韦州派出所获得线索后,利用“一张图”和“三本账”,精确找到了苏某的位置。经前期侦查,摸清该窝点周边环境、人员流动规律、房屋结构等信息后,韦州镇派出所迅速启动所队联动机制,联合下马关派出所、交巡警大队对该窝点进行了查处,抓获涉赌人员15名,查获赌资4万余元。
多元化解,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
去年11月21日,社区辅警杨剑入户走访时了解到,大车司机张某常年在外跑车,这几年收入少,妻子总因家庭开支与张某吵架,曾被丈夫殴打,妻子还多次离家出走。派出所了解情况后,立即启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,社区民警、村干部和网格员多次联合调解,帮助夫妻双方解开心中的疙瘩。
“3年来,我们利用多元化解机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70余起,因矛盾纠纷引发的轻伤害案件分别下降20%、27%和80%。”宋彦毅说,多元化解机制包括矛盾纠纷“三级化解”机制(社区民警+村级联调员组成一级调解队,所领导+包村镇领导+主管部门组成二级联调队,派出所所长+镇领导+司法所长+法庭庭长+主管部门等N方力量组成三级化解队)和婚姻矛盾纠纷“1+3+N定制化分级联调”机制,形成由派出所牵头,司法、妇联和网格员“3方”为主要调解力量,综治、法庭、民政、公益律师、法律明白人、矛盾纠纷关系人等为“N方”补充调解力量的工作模式。
暖心帮扶,助涉毒人员走上幸福路
“毒品曾让我家破人散,如果没有派出所的帮助,我就过不上今天的好日子。”周刚(化名)曾是一名吸贩毒人员,在监狱一蹲就是8年。2014年,他出狱回家时,房子已大部坍塌,妻女也离家远走,只留老母亲和儿子相依为命。派出所了解情况后,联系当地政府给他担保贷款买了10只羊,还扶助他种了几十亩玉米。靠着勤劳和政府帮助,周刚很快盖起了砖瓦房,如今已成为当地的养羊大户,羊只存栏上百只。
去年,民警看到周刚家羊只多,建议他装上摄像头管控羊圈。派出所还组成24小时巡逻队,每天从他家羊圈门口经过,让他有了十足的安全感。如今,周刚的儿子已考上大学,女儿也回到了身边,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。
“2022年以来,韦州镇涉毒人员中有143人发展养殖业,他们以产业发家致富,带动着身边的人。”宋彦毅说,派出所发挥多部门联动优势,将毒品治理与乡村振兴相结合起来,采取拓宽就业路子、完善综合保障等有效举措,解决因毒致贫、因毒返贫等社会难题。还通过“警格+网格”多元化管理,全面推行“6231”社区戒毒康复模式,建立全要素动态衔接帮教机制,对戒断三年未复吸人员推行后续照管措施,有效降低复吸率。
来源 / 宁夏法治报
编辑 / 海鸥
审核 / 继宏
复审 / 若水
监制 / 小苏打
标签: